南浦 断渡

荒芦绞岸,听奔沙、攒石激洄流。
自昔低墩斜步,春汛此维舟。
奼柳一丝丝绿,有蠡窗、坠絮茜裙兜。
奈夕阳漂梦,候亭都废,水畔并无鸥。
一例断梁破彴,写江村、无尽画中秋。
何处重迎桃叶,横笛月边楼。
便到乱鸦催暝,也无人、立雪拥貂裘。
让隔烟堤好,星星枫火漾渔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浦·断渡》是姚燮的作品,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及个人情感的词作。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南浦·断渡》的创作背景是姚燮在晚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绘画的人物。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兼具雄健和深沉,兼备鞭风叱霆之力与细腻幽异之美。姚燮还涉猎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经史典籍、世俗戏曲小说等,其作品往往反映出他对这些领域的理解和感悟。他在清代中晚期的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清道光时期举人,以其著作教授终生。
  2. 诗词内容:《南浦·断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首句“荒芦绞岸”勾勒出一片被芦苇缠绕的河岸,而“听奔沙、攒石激洄流”则表现了水流湍急的景象。接着,诗中的春汛时节,人们在此维舟停歇,“低墩斜步,春汛此维舟”,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候亭都废,只剩下水塘中偶尔飞过的水鸟。最后一句“何处重迎桃叶”,则是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伤。
  3. 文学价值:《南浦·断渡》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慨。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南浦·断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古代江南水乡图景,并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