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十四 并序

不逢仙,难告佛。
狼藉好肌骨。
孤宿女媭,还有甚瓜葛。
未堪弟妹都抛,爷娘并死,留一息、依人存活。
最难割。
十年故屋梁溪,负了惠山色。
梦贴鸿飞,天水尽头阔。
真同锦鲤吞钩,珠虾堕罩,托微命、呴波苹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 其十四 并序》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词作。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姚燮,字梅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他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性,主张以情致取胜,反对模拟古风,对后世的词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戏曲方面,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与创作,如《祝英台近 二十四阕》就是他在戏曲领域的代表作。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信都沉,书又隔。彼此共为客”,描述了词人身处两地,书信往来却难以互通的困境,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相思之苦。
  • “飘去杨花,知在那边陌”,描绘了杨花随风飘散的景象,暗示着离别的凄凉和不舍的情感。
  • “只留一桁荒楼,几株秃树”,表达了词人留下的残破之地和孤独的身影,反映出词人的孤独和无奈。
  1. 诗词赏析
  •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这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拾将欢怨零星,多半是陈迹”一句,既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也反映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 词中的“梦贴鸿飞,天水尽头阔”,则展现了词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也是姚燮文学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四首词的阅读,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