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影入波净,波影动青山。
山浮四面窗户,七十二湘鬟。
几树疏疏烟柳,一片萧萧风荻,水鸟逐舟还。
笭箵乱苍翠,斜日下渔湾。
不垂帘,且掩卷,好凭栏。
眼中若许秋色,诗思与漫漫。
办个绿蓑青笠,伴得云榔月笛,人似白鸥闲。
谁道子同宅,只在霅苕间。
水调歌头 五湖渔庄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五湖渔庄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1037—1101)的一首词作。该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致,下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期间。当时他的好友陈慥(字季常,号东山居士)也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苏轼写下了这首词。
以下是这首词的原文:
水调歌头·五湖渔庄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以写景寄情,抒发了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上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黄州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片则通过“人生如梦”这样的哲理性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才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