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画棂青。
隔几层云。
纵教有梦也零星。
便是天边眉子月,瘦到无痕。
莫赖倚银屏。
晓气凉生。
柳花如雪水烟冥。
偏要泥侬传絮语,多事黄莺。
卖花声/浪淘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卖花声》是南唐李煜创作的一首词,属于乐府的浪淘沙词牌。
在探讨《卖花声》之前,了解其作者李煜的背景至关重要。《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由刘禹锡和白居易所作。李煜在五代时期继承了这一词牌,并以其特有的艺术才华,将这首词发展成长短句的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卖花声》的内容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深沉的历史情感。通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句子,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国破家亡后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卖花声》成为了南唐乃至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卖花声》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李煜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了词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常常被后人作为研究南唐文化和李氏家族的重要资料,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卖花声》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它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生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卖花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而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刻情感的文学作品。
《卖花声》作为南唐李煜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这首词,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以及作者李煜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