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

问东风、樱桃湖上,燕莺多少归去。
石龛灯晕摇凉碧,梦影瘦堪如许。
天欲曙。
听百八钟声,敲落桐枝露。
愁来谁主。
只觅几摊笺,拨炉爇茗,细酌枕边句。
低徊久,绣佛相看无语。
昙华弹指微悟。
杜鹃啼破横塘月,不尽水蘋烟絮。
明日路。
剩一笠癯僧,送我城南渡。
潮平响橹。
准篷背相思,吴门天际,云隔梵楼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是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宝莲寺题诗时,对自然美景和人生离别的感慨。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又号复庄、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由誊录议叙知县,未就。他涉猎广泛,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都有涉猎。其诗气骨雄健,思力沉着,有鞭风叱霆之气,而用遏抑掩蔽之法,生峭幽异,包罗万象,迥绝流辈。
  1. 诗词原文
    问东风、樱桃湖上,燕莺多少归去。石龛灯晕摇凉碧,梦影瘦堪如许。天欲曙。听百八钟声,敲落桐枝露。愁来谁主。只觅几摊笺,拨炉爇茗,细酌枕边句。低徊久,绣佛相看无语。昙华弹指微悟。杜鹃啼破横塘月,不尽水蘋烟絮。明日路。剩一笠癯僧,送我城南渡。潮平响橹。准篷背相思,吴门天际,云隔梵楼树。

  2. 诗词鉴赏

  • 姚燮在词中描绘了宝莲寺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氛围。“石龛灯晕摇凉碧”,通过灯光摇曳在石龛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凉和幽静的意境。这里的“凉”字不仅形容了夜色中的凉爽,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词中的“梦影瘦堪如许”,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孤独状态的反思。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天欲曙”三句,描写了日出时分的情景,象征着新的开始或结束。在这里,姚燮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或告别的心情。

通过对《摸鱼儿·宿宝莲寺题壁兼留别住山松涛上人》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到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姚燮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