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盘门晓发舟中忆媚波楼叠前韵

恼无情、晓风一霎,碧烟遮断城树。
篷窗半拓斜眠好,恨影浪花吹聚。
秋几许。
堕一枕凉云,梦湿芙蓉露。
醒来又误。
道呜咽琼筝,还歌子夜,瘦燕舵楼语。
怜侬否。
谁赠洞庭芳杜。
江潭憔悴徐庾。
媚波楼上初三月,剩有鸳鸯飞度。
眉尚妩。
料后夜凄凉,读到罗襟句。
依依柔橹。
算四岸遥山,一湖冷照,依旧送人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盘门晓发舟中忆媚波楼叠前韵》是清朝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绘早晨从盘门出发的船上情景,以及船中对媚波楼的回忆,表达了作者的怀旧之情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下面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
    恼无情、晓风一霎,碧烟遮断城树。篷窗半拓斜眠好,恨影浪花吹聚。秋几许。堕一枕凉云,梦湿芙蓉露。醒来又误。道呜咽琼筝,还歌子夜,瘦燕舵楼。

  2. 创作背景

  •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笛渔小唱》、《大某山人全书》。
  • 这首词作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当时姚燮任福建按察使,在赴任途中经过盘门时所作。
  1. 主题内容
  •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媚波楼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对晓风、碧烟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词中提到“恼无情”,暗示着这种怀旧之情并非出于刻意,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自然流露。
  1. 艺术手法
  • 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如“恨影浪花吹聚”、“坠一枕凉云”等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
  •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几许”与“一枕凉云”、“梦湿芙蓉露”与“醒又误”,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效果。

《摸鱼儿·盘门晓发舟中忆媚波楼叠前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姚燮高超的词艺水平,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恋。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