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娇 秋日客园见桃花

冷露含心,碎烟筛梦,堪比那时娇俊。
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
禁伊体弱,挽翠袖、竹边寒并。
甚真娘、魂断生绡,几回低唤难醒。
空怅惘、衣香鬓影。
三月钿车归,旧情谁准。
绝涧荒山,乱鸦落叶,一角仙源云暝。
相逢若梦,惹此后、相思重警。
伴斜阳、啼老疏蝉,更无莺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宜娇·秋日客园见桃花》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词。在这首作品中,姚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时客居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姚燮(1805—1864年),晚清著名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亦号大梅山民、上湖生等,浙江宁波市(现北仑区)人。姚燮曾担任道光举人,一生致力于教育,其著作涉猎经史、地理、释道及戏曲小说等多个领域。

  2. 诗歌原文:《百宜娇·秋日客园见桃花》全文如下:“冷露含心,碎烟筛梦,堪比那时娇俊。” 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

  3. 诗意解析:姚燮在此诗中通过冷露、碎烟、筛梦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朦胧而美丽的秋天画面。他不仅描述了自己作为客人在异乡的感受,还通过对比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哀愁的情绪。同时,“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这几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体弱多病又漂泊不定,难以摆脱对过去的追忆。

《百宜娇·秋日客园见桃花》不仅是姚燮艺术才华的体现,也是他个人情感历程的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捕捉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