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秋闺回文

残声雁远江横月。恨似山眉结。
断烟屏隔泪珠弹。烛傍碎梧风叶响珊珊。
凉初枕倚愁边梦。甚说香篝凤。
水沉帘锁露花霏。静夜诉谁幽怨比蛩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秋闺回文》是清代诗人姚燮的作品。《虞美人·秋闺回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姚燮,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姚燮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等领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2. 诗歌原文:《虞美人·秋闺回文》残声雁远江横月。恨似山眉结。断烟屏隔泪珠弹。烛傍碎梧风叶响珊珊。凉初枕倚愁边梦。甚说香篝凤。水沉帘锁露花霏。静夜诉谁幽怨比蛩啼。
  3. 诗歌赏析:《虞美人·秋闺回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精湛的艺术造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残声雁”、“断烟屏”,不仅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泪珠弹”和“凉初枕倚”等细节描写,更是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4. 文化意义:《虞美人·秋闺回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典诗歌,它还蕴含着更深的文化意义。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虞美人·秋闺回文》作为姚燮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