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寄兴四章 其四

残梦破混沌,旦气真黄唐。
稚子正晨读,元籁何琅琅。
揽衿理盆卉,嫩甲多鹅黄。
得春便知媚,浮以新露光。
贴根苔花生,羞缩不敢香。
游蜂过相睨,意欲资为粮。
养命在守雌,荣悴争芴芒。
纵无九万程,燕亦如鹏翔。
涤心谢阂蔽,太素皆文章。
须知炎熇天,地有冰雪凉。
倦来隐吾几,瞑目开八荒。
瑰焉礴苍紫,六气无藏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园寄兴四章·其四”是清朝诗人姚燮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清朝时期。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姚燮,字梅伯,号复庄,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卒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他是清代中叶的重要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与厉鹗、杭世骏并称“浙派三大家”。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精炼,风格清新。
  1. 诗歌原文
    残梦破混沌,旦气真黄唐。稚子正晨读,元籁何琅琅。揽衿理盆卉,嫩甲多鹅黄。得春便知媚,浮以新露光。贴根苔花生,羞缩不敢香。游蜂过相睨,意欲资为粮。

  2. 诗歌解析

  • 首联:“残梦破混沌,旦气真黄唐。”这里描述了从梦境中醒来,感受到的明亮早晨的气息,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
  • 颔联:“稚子正晨读,元籁何琅琅。”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在清晨读书的情景,元籁(自然界的声音)如同琅琅读书声一般悦耳。
  • 颈联:“揽衿理盆卉,嫩甲多鹅黄。”诗人手持衣襟整理花草,注意到植物嫩叶呈现出的鹅黄色彩。
  • 尾联:“贴根苔花生,羞缩不敢香。”提到了苔藓植物紧贴地面生长,它们虽然美丽,但羞涩地不敢散发出香味。
  • 末联:“游蜂过相睨,意欲资为粮。”描述了蜜蜂经过时,似乎在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准备采集花蜜作为食物。
  1. 诗歌背景
  • 这是姚燮在游览苏州园林时所写,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姚燮的诗作往往蕴含着他对于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1. 艺术特色
  • 细腻观察:姚燮的诗歌擅长捕捉自然细节,如嫩叶的颜色、花朵的香气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画面中。
  • 情感深沉: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厚感情,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追求。
  • 格律严谨:姚燮的诗作遵循严格的格律,每一联都有一定的韵律要求,体现了他的严谨态度和高超技艺。
  1. 历史价值
  • 《春园寄兴四章·其四》不仅展现了姚燮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广泛研究和传颂。

《春园寄兴四章·其四》是姚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这首诗不仅是姚燮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