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破混沌,旦气真黄唐。
稚子正晨读,元籁何琅琅。
揽衿理盆卉,嫩甲多鹅黄。
得春便知媚,浮以新露光。
贴根苔花生,羞缩不敢香。
游蜂过相睨,意欲资为粮。
养命在守雌,荣悴争芴芒。
纵无九万程,燕亦如鹏翔。
涤心谢阂蔽,太素皆文章。
须知炎熇天,地有冰雪凉。
倦来隐吾几,瞑目开八荒。
瑰焉礴苍紫,六气无藏阳。
这首诗描绘了春园的生机勃勃,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态度。下面逐句翻译并注释:
译文:
残梦中破混沌,清晨的气息宛如黄金般的唐人。
孩子正在早晨读书,那声音如同天然的乐曲一般清脆悦耳。
揽着衣襟整理花盆里的草木,嫩芽多是鹅黄颜色。
知道春天到来就知妩媚动人,新露的光芒让它更加鲜亮。
苔花生于草根,它们羞涩地缩成一团不敢散发香味。
蜜蜂飞过它们相睨而视,似乎想要为它们提供食物。
养护生命在于守雌待机,荣枯盛衰都如浮云般短暂。
纵使没有九万里的行程,燕也能像大鹏般翱翔天际。
洗净心灵谢绝一切障碍和蔽塞,天地间都是文章之美。
应该知道炎炎热的天,大地亦有冰雪清凉。
疲惫时隐居在几案之下,闭上眼睛开启八荒世界。
瑰丽地展现苍紫色,六气中无藏匿阳气。
赏析:
这首诗以“春园寄兴四章”为题,共四章。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第一句“残梦破混沌,旦气真黄唐”描述了晨曦初现,万物复苏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里的“残梦”和“混沌”暗示了过去的岁月如同未完的梦境,而“旦气”则代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气息。这一句也呼应了“黄唐”一词,可能指的是唐朝或者黄色的阳光,寓意着新生和活力。
第二句“稚子正晨读,元籁何琅琅”描绘了孩童们在清晨读书的场景,他们的读书声如同天籁之音,清脆悦耳。这里强调了儿童的纯真和对知识的渴望。
第三句“揽衿理盆卉,嫩甲多鹅黄”则是诗人亲自打理花草,看到那些嫩绿的植物和鹅黄色的新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嫩甲多鹅黄”形象地描绘了植物的新芽,给人以生命力和希望的感觉。
第四句“得春便知媚,浮以新露光”表达了一旦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就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和魅力。这里的“媚”是指春天的美,而“浮以新露光”则是指春天的露水给植物带来的光芒。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继续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例如,“贴根苔花生,羞缩不敢香”描绘了苔藓植物在春天的生长状态,它紧贴在树干上,不敢露出头来散发香气。这里的“羞缩”形象地描绘了苔藓植物的害羞和谨慎。
最后两句通过描述蜜蜂和燕子的行为,表现了春天的忙碌和生机。蜜蜂飞过相睨,似乎想为这些植物提供食物;而燕子则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力量。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