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风趋日靡,车笠崇华浮。
君来廛市居,闲性绝外求。
古堂如空山,藓气凄以幽。
早桂含微华,屋角来鸣鸠。
妙理托诗画,穆与元化游。
在涵意无荡,得养神益遒。
庭背弄晨晖,萱树青修修。
昕暮影不离,乐大忘其忧。
对君犹晨钟,内警益之羞。
期颐能几何,道路胡未休?
仰视云乱飞,长天浩然秋。
归当力耕作,庶补吾生尤。
过刘山人泳之二章 其二
介绍
《过刘山人泳之二章 其二》是姚燮创作的一首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赞美,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探索。
从诗歌的开篇“吴风趋日靡,车笠崇华浮”可以看出,姚燮描绘了一个繁华与朴素并存的场景。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也体现了诗人在审美上的独到见解。随后,诗中“早桂含微华,屋角来鸣鸠”两句,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更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画面。
姚燮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例如,“萱树青脩脩”(庭背弄晨晖)中的“萱树”不仅指代家中的象征,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此外,“妙理托诗画,穆与元化游”一句,不仅展示了诗歌的艺术性,更表现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过刘山人泳之二章 其二》中的诗句,如“古堂如空山,藓气凄以幽”,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隐喻。在这里,“古堂”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空山”则代表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姚燮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思,这或许是源于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得《过刘山人泳之二章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
姚燮的《过刘山人泳之二章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文化素养。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和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