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船汹如虎,估船避如鼠。
粮船水夫缠青巾,上滩下滩挽长绳。
十十五五无留停,估船不敢鸣锣声。
催粮吏官坐当渡,皂隶挥鞭趱行路,趱尔今朝入关去。
估船偶触粮船旁,旗丁一怒估船慌,蛮拳如斗乌能当?
愿输烛酒鸡鸭羊,庙中罚祭金龙王。
粮船汹如虎
介绍
《粮船汹如虎》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粮船汹如虎》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粮船汹如虎,估舡避如鼠。
粮船水夫缠青巾,上滩下滩挽长绳。
十十五五无留停,估船不敢鸣锣声。
催粮吏官坐当渡,皂隶挥鞭趱行路,趱尔作品赏析:
姚燮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将漕运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社会现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粮船汹如虎”形象地描绘了粮食运输过程中的紧张气氛,而“估舡避如鼠”则形容了船只因害怕被撞而急忙逃跑的情景,两者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写作背景:
姚燮创作此诗时,正值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不断,漕运成为朝廷关注的重点。姚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这首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农民苦难的关注。文学地位:
作为姚燮的代表作之一,《粮船汹如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姚燮卓越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艺术特色:
姚燮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他的诗作常常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粮船汹如虎》就是这样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不仅是对当时漕运制度的反映,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历史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姚燮的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了人们对传统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了研究清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同时,姚燮本人也因其诗歌成就而被后人铭记。
《粮船汹如虎》是一首充满时代气息和社会责任感的古诗。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姚燮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