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春词六章 其三

绕郭佳山色,春萝媚若耶。
鲤鱼成断信,栀子是愁花。
怕听夜蝉曲,空停金犊车。
蒙蒙云擘絮,黯黯月笼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溯春词六章其三》是清代姚燮的一首词作

姚燮,字梅伯,号复庵,是清代著名的文人、诗人和学者。他的诗词作品以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在《溯春词六章其三》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这首词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溯春词六章其三》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句“绕郭佳山色”,描写了春天里山峦环抱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接下来“春萝媚若耶”则是通过春日柔美如丝的柳条来渲染氛围,增添了一丝诗意;“鲤鱼成断信”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无法传达的深情或失落感;最后几句“怕听夜蝉曲,空停金犊车”以及“濛濛云擘絮,黯黯月笼沙”等,则是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全词的情感深度。

在艺术手法方面,姚燮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构建意境。比如“鱼成断信”可能寓意着某种无法完成的期待或者失去的机会;“栀子是愁花”则可能暗指心中挥之不去的忧愁。此外,姚燮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如“怕听夜蝉曲”与“空停金犊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暗示着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而后者则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

姚燮的《溯春词六章其三》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哲理的作品。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了解并学习这首词作,无疑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传承的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