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佳山色,春萝媚若耶。
鲤鱼成断信,栀子是愁花。
怕听夜蝉曲,空停金犊车。
蒙蒙云擘絮,黯黯月笼沙。

【注释】

溯春词:指《游东田》诗。

其三:指这首诗的第三首。

绕郭佳山色:环绕着城外的美景。

媚若耶:形容女子容貌美好,如若耶溪边的美女。

鲤鱼成断信:比喻书信被截获或丢失。

栀子是愁花:以栀子花象征忧愁。

怕听夜蝉曲:害怕听到夜间的蝉鸣声。

空停金犊车:形容车停在空旷的地方。

蒙蒙云擘絮:云中飘散着像棉花一样的絮状物。

黯黯月笼沙:月亮映照在沙漠上,显得暗淡无光。

【赏析】

《游东田》共六章,这是第三章。此诗描绘了诗人出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出游的地点和时间;二、三两句写美丽的景色;四、五两句写因美丽景物而引起的联想;六、七两句抒发感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绕郭佳山色”,首句点出出游的地点。这里用“绕郭”二字写出了东田之美,不仅位置在郊外,而且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春萝媚若耶”,第二句描写美丽的景色。这一句中“春萝”即美人儿,用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型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后人便以“床中捉贼”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此处借指美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环顾四周,只见那如丝般细长的柳条,婀娜多姿地随风摇曳,如同美女的秀发,使人看了心荡神驰。

“鲤鱼成断信”,第三句继续描写眼前的美景。这一句化用了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里的名句:“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罗敷,妾作部署箕。……十四十五,鸡鸣相唤女登机。十五始展,至于胶胶序序余不足观兮。”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一个姑娘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绸,十四岁开始学习裁剪衣服,十五岁就会弹奏箜篌。十六岁时就开始诵读经典,十七岁就成为丈夫的妻室,心中常感到悲伤。男子已经做了罗敷夫婿,而女方却还是个待嫁的姑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这如画的景色让人想起了当年那个美丽的新娘,不禁令人想起她已离自己而去的往事,不禁让人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栀子是愁花”,第四句继续描写眼前的美景。“栀子”是一种花名,传说这种花生长在江南一带。相传汉武帝后宫中有一个叫阿娇的女子,体态轻盈,容颜娇美,但生性妒忌,经常嫉妒其他嫔妃。武帝为此十分苦恼,于是命工匠们在宫廷中种下了栀子树,并命令宫女们要常常浇灌,让她们时常想到这些栀子花儿。每当看到栀子花开时,宫女们都会想起阿娇那妒忌的目光,因此都面带愁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这美景与那凋零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不由得想起那凋零的花朵所代表的愁苦之情。

“怕听夜蝉曲”,第五句继续描写眼前的美景。这一句中的“夜蝉”即夜晚的知了,它们发出的声音很刺耳,很容易引起人的不适之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美景让人陶醉,但却让人害怕听那夜晚的知了叫声。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又流露出一种忧虑之感。

“空停金犊车”,第六句继续描写眼前的美景。这一句中的“金犊车”是指古代的一种车辆。这辆车是用黄金做成的车辕,装饰华丽,十分壮观。然而在作者看来,这辆华丽的车子却停在了空旷的地方,毫无用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周围景色如此美丽,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只能白白浪费时间。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之情,又流露出一种失落之感。

“蒙蒙云擘絮”,最后两句继续描写眼前的美景。这一句中的“蒙蒙”即模糊不清的样子,“擘絮”则是指用手撕破棉花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空中飘洒着像棉絮般的云朵,让人看得朦朦胧胧。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又流露出一种惆怅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