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向罗敷陌,来吟崔护诗。
留心珍一面,含意抵千辞。
月斧脩琼树,冰绡织藕丝。
柳花瞒不得,情与睡莺知。
逐句释义:
- 溯春词六章 其五:
- “溯春”可能指回望春天,或者追溯春天的词汇。
- “词六章”可能是诗的章节数,也可能指的是六种类型的诗句。
- “其五”表示这是第五个章节。
- 悔向罗敷陌:
- “罗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美女名字,这里可能指的是罗敷的故事或形象。
- “陌”在这里可能是道路的意思,表示作者曾走过这条街道。
- 来吟崔护诗:
- “崔护”可能是唐代诗人,他的诗作流传甚广。
- “吟”表示吟咏、朗诵。
- 留心珍一面:
- “留心”意味着用心关注、珍惜。
- “珍”是珍贵的意思。
- “一面”这里可能指的是诗歌中的一句或者一段文字。
- 含意抵千辞:
- “含意”可能指的是诗歌的寓意和内涵。
- “抵”是相当的意思。
- “千辞”可能指的是无数的言辞和表述。
- 月斧脩琼树:
- “月斧”可能指的是月亮形状的斧子,象征性地修饰着琼树。
- 冰绡织藕丝:
- “冰绡”是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绸,这里用来比喻细腻柔软的质感。
- “织藕丝”可能指的是用藕丝编织成的东西。
- 柳花瞒不得:
- “柳花”可能指的是柳絮,一种轻盈飘洒的花朵。
- 情与睡莺知:
- “情”可能指的是情感、心情。
- “睡莺”可能指的是睡觉的黄莺,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知”可能指的是知晓、明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走过罗敷陌时,吟诵了崔护的诗,对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深感珍重,并用心体会其中的深意。他用“月斧”和“冰绡”等意象修饰着琼树,用“柳花”和“睡莺”等美好事物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