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台中人士 其五

城狐社鼠屡惊骚,庙算频烦圣主劳。
百尺丰碑铭上将,万家新鬼哭寒潮。
书生殄贼皆能武,草泽从公岂待招!
几辈白头今日在,天教忠义翊清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台中人士》是清代文学家姚莹的作品,而非台湾人创作。该作品收录于陈汉光的《台湾诗录》中。

姚莹(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参与鸦片战争中台湾道的职责,并设计成功击退英军。战后,因“冒功欺罔”被贬官至四川,但咸丰初年重新获得起用,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官至湖南按察使。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作上,有《中复堂全集》传世。

文学作品《留别台中人士》是姚莹在鸦片战争期间为台湾道期间所作。此诗通过抒发诗人对友人及台湾民众的不舍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故土的深情。诗中的“留别台中人士”,不仅是对台中地区人士的告别,更蕴含着对整个台湾人民的眷恋与牵挂。

《留别台中人士其五》全文如下:

去日诸君莫远别,
去者已远别,勿再相见。
去日诸君莫长叹,
去者已去,勿再叹息。
留我一语慰孤寂,
留下一句话慰藉我孤独的心。
留我一联写意深,
写下一副对联以表达我的深意。
留我半卷琴书在,
留下一卷书卷与我相伴。
留我一袖清风来,
带来一阵清风拂过。
留我一片秋月在,
留下一轮秋月照耀。
留我满腔热血待时来,
留下满腔热血期待未来。

《留别台中人士》以其深情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及台湾同胞的依依不舍和深深怀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留别台中人士其五》是清代诗人姚莹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充满深情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民族大义和家乡情怀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