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
惟有东风岁岁来,石头城下纷红紫。
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
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
郑侯年少发新硎,毛子老儒钻故纸。
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裾,今踏红云重曳履。
明妆已看照晴熏,深晕复怜含雨泚。
桑根三宿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
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闲尝隐几。
齐宫梁苑今何在,况溯神仙真脱屣。
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
隐仙庵外台城路,我购一廛家可徙。
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诗人当时任江州司马。
在诗中,作者首先描述了自己和两位好友被郑三云通守邀请去欣赏美丽的牡丹花。他们一同来到隐仙庵,期待着一场视觉盛宴。
当牡丹盛开时,天空却突然下起了大雨,使得原本美丽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尽管如此,三人并未放弃观赏,而是继续等待雨停,以便更好地欣赏牡丹的美丽。
当雨终于停止,阳光再次洒在大地上时,他们又重新回到了隐仙庵,继续欣赏牡丹花的美丽。在欣赏的过程中,作者还与其他两位朋友共同创作了一首题为《咏怀二首》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文人雅士的生活风貌和思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