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闲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

是身一尘垢,与物孰为亲。
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
借问此比邱,方其阅世辰。
杳乘六气辨,万汇同一钧。
纵复随化往,存者犹日轮。
何为累一蜕,长托玆川津。
万劫一刹那,久暂固已均。
不以去为快,不以存为珍。
见者自分别,何足议至神。
连朝卧小艇,了不见异人。
蹑屣谒导师,默与扣净因。
推测可与否,定知师不嗔。
出门纵鸣橹,烟雾江泯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根据提供的网页内容,“康熙闲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是诗人姚鼐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及第,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职,并长期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姚鼐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提倡的“桐城派”古文写作上,他的诗歌也颇受后人推崇。
  1. 诗歌原文
    是身一尘垢,与物孰为亲?
    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
    借问此比邱,方其阅世辰。
    杳乘六气辨,万汇同一钧。
    纵复随化往,存者犹日轮。
    何为累一蜕,长托兹川津。

  2. 诗歌鉴赏

  • 思想内容:姚鼐的诗歌表达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对物质与精神、存在与虚无之间关系的探讨。他认为世间万物虽具形态但本质相同,都存在于宇宙的大环境中,没有固定的形式或界限。
  • 艺术风格:姚鼐的诗歌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哲学问题的反思。

《康熙闲无为州僧曰修学死而其身不坏其徒涂以金奉于所居三官庙舟过瞻之作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命、宇宙和世界认知深度的诗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难得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清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以及宇宙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