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一尘垢,与物孰为亲。
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
借问此比邱,方其阅世辰。
杳乘六气辨,万汇同一钧。
纵复随化往,存者犹日轮。
何为累一蜕,长托玆川津。
万劫一刹那,久暂固已均。
不以去为快,不以存为珍。
见者自分别,何足议至神。
连朝卧小艇,了不见异人。
蹑屣谒导师,默与扣净因。
推测可与否,定知师不嗔。
出门纵鸣橹,烟雾江泯泯。

康熙闲无事,无为州(今安徽无为人)的僧人日修,死后他的身体不坏。他的弟子涂金供奉于他所住的三官庙。舟过瞻之(名不详,或即康熙帝自号),作诗一首。

这是身体一尘垢,与物孰为亲。

有迹与无象,二者孰为真。

借问此比邱,方其阅世辰。

杳乘六气辨,万汇同一钧。

纵复随化往,存者犹日轮。

何为累一蜕,长托玆川津。

万劫一刹那,久暂固已均。

不以去为快,不以存为珍。

见者自分别,何足议至神。

连朝卧小艇,了不见异人。

蹑屣谒导师,默与扣净因。

推测可与否,定知师不嗔。

出门纵鸣橹,烟雾江泯泯。

注释:

  1. 康熙闲无事:康熙皇帝闲暇无事
  2. 无为州:今安徽无为人
  3. 僧人日修:僧名日修,无为州人,死后他的身体不坏
  4. 弟子涂金:日修的弟子涂金供奉于他的尸体
  5. 三官庙:供奉道士、尼姑和僧人的庙宇
  6. 是身一尘垢:指自己的身体如尘埃一样污浊
  7. 与物孰为亲:与外界的事物哪个更亲近?
  8. 有迹与无象:有形态与没有形态
  9. 二者孰为真:这两种东西中哪一个是真的?
  10. 比邱:比丘,出家人
  11. 阅世辰:经历了一生的时间
  12. 杳乘六气辨:在六气之中辨别真假
  13. 万汇同一钧:所有的东西都是平等的
  14. 随化往:随着变化而存在
  15. 存者犹日轮:存在的就像太阳一样
  16. 累一蜕:拖累自己的肉体
  17. 兹川津:这个地方
  18. 万劫一刹那:在一万年里只是一瞬间
  19. 以去为快:以死亡为快乐
  20. 以存为珍:以生存为珍贵
  21. 见者自分别:看到的人自己判断是非
  22. 连朝卧小艇:连续几天躺在小船里
  23. 了不见异人:看不见不同寻常的人
  24. 蹑屣谒导师:穿着拖鞋去拜见老师
  25. 默与扣净因:默默地思考
  26. 推测可与否:推测一下是否正确
  27. 师不嗔:老师不会生气
  28. 出门纵鸣橹:船出了门,扬起了蓬蓬的风帆
  29. 烟雾江泯泯:烟雾弥漫着江水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生如尘土,死如归尘,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和死都是自然的变化,无需过于执着,因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诗人认为生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而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修炼。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