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一何佳,初冬殊未冷。
高斋客来暮,檐阳露俄顷。
小庭木尽脱,萧萧散空影。
所贵人心闲,适与物候静。
平生值数贤,骤见良已幸。
招邀况一室,行不待造请。
主人无俗怀,稍为设蔬茗。
既脱形骸累,观醉不妨醒。
试思士多才,奚啻木有瘿。
苟得谢斧斤,何嫌寄幽屏。
所惜送将离,屈指江路永。
曷以尽馀情,宵深烛犹秉。
严侍读 散木庵集时严将南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严侍读散木庵集时严将南旋》是一首描绘初冬景色的古诗,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相聚的珍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物累、与世无争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初冬时节的美好景致。诗中提到“风日一何佳,初冬殊未冷”,这两句描述了冬天的风日虽然寒冷但依然宜人,初冬并不显得特别冷清。紧接着,“高斋客来暮,檐阳露俄顷”描绘了黄昏时分,客人到来的情景以及窗外露水即将滴落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烘托了季节感,也体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
姚鼐作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而为一。在《严侍读散木庵集时严将南旋》这首诗中,姚鼐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所贵人心閒,适与物候静”一句,反映了姚鼐对于内心宁静与外在环境和谐共处的追求。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个人心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诗中对友情的描述也是其艺术魅力的一部分。姚鼐在诗中写道“平生值数贤,骤见良已幸”,表达了对知己好友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他通过这样的诗句,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享受那份难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交流,胜过任何物质财富。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高雅生活的追求。
《严侍读散木庵集时严将南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代文学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方面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