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六首 其五

重吟锦瑟,学宋玉招魂,董狐说鬼。
静夜灵旗游碧落,新署大王妃子。
青冢磷孤,赭袍画好,形影非耶是。
钟情过甚,英雄往往如此。
请看伏火铅枯,沾泥絮冷,不逐东风起。
莫忆十三年旧迹,一笑付之流水。
周甲诗多,添丁儿大,多少悲凉事。
煌煌玉诰,维恩清泪盈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六首之五是一首宋代朱敦儒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展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朱敦儒(1082年—1159年),字希真,号樵阳,晚号洞天先生,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文人、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其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在《念奴娇六首之五》中,朱敦儒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秋夜游长桥的景象。诗中“抱膝船唇,天澹沲,不见一枝柔橹”描绘了夜晚江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朱敦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美的感悟和向往。

该诗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例如,“素秋天气,是登山临水,昔人悲处。”这句话不仅传达了秋天的景色,更蕴含着对古人悲情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追忆。通过这样的文化背景,朱敦儒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深厚底蕴和高远志向。

朱敦儒的《念奴娇六首之五》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朱敦儒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及其社会背景,了解这位词人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