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二首 其二

呜乎王先生。
搴灵帷恸哭,涕泗沾膺。
继石臞翁之学,造乎天成。
古无比,今无朋。
混混源泉兮醇精。
初遇我东陵,草堂相对,帘外数峰青。
君何止千人英。
叹获麟绝笔,鸣凤希声。
犹记高谈雄辨,目光如星。
忽一日,神离形。
寂寞惟余人间名。
哀哉复哀哉,彼苍者天何不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楼春二首 其二》是奕绘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王先生哀悼先贤的情境,展示了作者对古人学术成就的景仰与对现实政治状况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呜乎王先生。
    搴灵帷恸哭,涕泗沾膺。
    继石臞翁之学,造乎天成。
    古无比,今无朋。
    混混源泉兮醇精。
    初遇我东陵,草堂相对,帘外数峰青。
    君何止千人英。
    叹获麟绝笔,鸣凤希声。
    犹记高谈雄辨,目光如星。

  2.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先生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先贤的追忆和尊敬。诗人通过对王先生悼念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感情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意象运用:诗中的“初遇我东陵,草堂相对,帘外数峰青”使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语言风格:奕绘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善于用词来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作为清代的诗人,奕绘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到的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常常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
  • 文化传承:通过这首作品,奕绘不仅向读者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

奕绘的《寿楼春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与现代,传统与创新。通过对这一经典之作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