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玉似梅花白,便琢作、梅花式。
一朵特肥余朵弱。
其容一掬,其周一尺,插个匙儿得。
进华秋露亲斟酌,冰雪肌肤沁香墨。
净几明窗端砚侧。
用来一滴,看来一色,神物天然合。
青玉案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的词作,由南宋诗人辛弃疾创作。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情绪,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青玉案二首 其一》:
作品原文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穿花去。玉京人去无由驻。恁独坐、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
作者简介
- 毛滂(1054年—1120年),字泽民,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出生于衢州江山,约生于嘉佑六年,卒于宣和末年,享年五十七岁。毛滂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而闻名,尤其擅长词的创作,与晏几道、黄庭坚并称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词作内容解析
- 词的上片描绘了元宵节夜晚池塘边的景致。“芙蕖花上濛濛雨”形容花瓣上的雨珠晶莹剔透,如同蒙蒙细雨落在荷花上,增添了几分幽静与朦胧美。“又冷落、池塘暮”则传达出一种冷清与萧瑟的氛围,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或是节日气氛逐渐消退所致。“何处风来摇碧户”暗示着节日中的喧闹已散去,只剩下风声在轻轻摇曳着窗户,增添了一丝孤独与寂寥的感觉。
- 词的下片转向作者自身的感受。“玉京人去无由驻”可能指的是作者思念的人已离去,无法再停留。“恁独坐、凭阑处”则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坐在栏杆旁,感受着节日过后的宁静与空虚。“试问绿窗秋到否”反映了词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好奇,询问是否到了秋天。“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相分付”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表达了词人在这样一个美好夜晚,却无法与所思之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这首《青玉案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风情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词中意象与情感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心境及其时代背景,以及这首词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