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千家晓,悲欢又一时。
人迎新岁日,春入未花枝。
论世含醒醉,编年有信疑。
生存聊复尔,庭鹊冷相窥。
壬子元旦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子元旦 其一》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展现了作者对新岁新年的喜悦以及时事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索。在了解这首诗的文学价值之前,首先应明确刘绎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其生平与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作品至关重要。
刘绎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位翰林院修撰,也是山东学政,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颇有成就,还著有《存吾春斋文抄》等文学作品。这些历史背景为其诗歌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他的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诗中的“烛烬千家晓,悲欢又一时”反映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对新岁的期待。这种描述既展示了节日的喜庆也透露出人们在喜庆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情感,如“人迎新岁日,春入未花枝”,描绘了新春时节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论世含醒醉,编年有信疑”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局限于个人生活层面,更触及到对社会、历史的深层次观察。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洞见。
《壬子元旦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气氛和季节变化的诗歌,更是一首包含了丰富哲理和深邃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生命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