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六 消夏之作八首

红闺里,消尽水沉香。
曲槛风微花影静,鸣虫声乱露华凉。
爱月不关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六》是清代俞庆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俞庆曾是清代诗人,有“号琴愔,德清人”,并曾中上元光绪戊子举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及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红闺里,消尽水沉香。曲槛风微花影静,鸣虫声乱露华凉。爱月不关窗。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方忻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3.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的情感和意象。诗中的“红闺里,消尽水沉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主人公在闺房里,周围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宁静而美好。然而这种美好的氛围很快被打破,主人公因为公务繁忙,不得不离开这个安静的环境,与夏天的时光失之交臂。
  4.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比官衙的繁忙与个人的孤独,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逃避,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5.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这首诗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宁静的夜晚,不要因为忙碌的生活而忽略了身边的美景和身边的人。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和勇气,尽管现实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六》是一首充满韵味和情感的诗歌,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情感表达来看,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