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花朝五日,开萱寿八旬,吴下刚翻新菊部;
酌春酒三杯,披仙衣一品,怀中行抱小兰孙。
贺应宝时母七十八寿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应宝时母七十八寿联”是清代诗人俞樾创作的一首祝寿诗,旨在庆祝其母亲的八十大寿。
俞樾作为清代的著名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词艺术的深刻理解,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传统的祝寿诗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母亲高寿的祝福和喜悦之情。
“距花朝五日,开萱寿八旬”这句中,“花朝”指农历二月初二,为花神的生日,而“萱寿”则指的是母亲的生日或寿辰。这句诗意味着离花朝尚有五天时间,而母亲的生日已经庆祝了八十年。这种时间的对比,既突出了母亲长寿的难得,又展现了岁月如歌的美好画面。同时,“吴下刚翻新菊部”可能是指苏州地区刚刚更新了菊花,寓意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母亲如同盛开的菊花一样,历经风霜而更加坚韧。“酌春酒三杯,披仙衣一品,怀中行抱小兰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家庭画面,母亲享受着春天的美酒,身穿仙衣(即古代皇帝所穿的龙袍),怀中抱着小兰孙(可能是女儿),表现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整首诗不仅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来表达情感,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例如,“商瞿五十岁后兰玉丛生,得峥嵘五男子;官二品、阶一品,尤喜乞身归早,灵隐三天竺外园林胜地,有突兀三层楼”这两句,借用历史人物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长寿和健康的美好祝愿。其中“商瞿”一词源于古代传说,象征着长寿和繁荣,而“灵隐”则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圣地,寓意母亲的精神世界如同仙境一般清净美好。
“贺应宝时母七十八寿联”不仅是一句简单的祝寿诗句,更是一份深情厚意的文化礼物。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艺术魅力,也传递了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