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园联

似入万重山,不离三亩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适园联》作为俞樾创作的一副对联,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哲学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副对联:

  1. 作者介绍
  • 俞樾(1821年—1906年),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政治家。
  • 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中进士,曾任职于多个学术机构,如苏州紫阳、上海求志、杭州诂经精舍书院等,其教育背景深厚,门下弟子众多,影响深远。
  1. 对联原文
  • “似入万重山,不离三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这副对联通过对比“山”与“地”、“目”与“楼”,传达了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1. 历史价值
  • 《适园联》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园林史、建筑史和文化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它见证了江南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1. 文化意义
  • 对联中的“万重山”象征着人生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而“三亩地”则代表着个人的精神家园和生活领域,寓意着即使在重重困难中也要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1. 艺术风格
  • 《适园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对联中的佳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采和深邃的思考。
  1. 现代意义
  • 在现代社会,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启发人们思考生活的真谛,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适园联》的介绍,可以深刻感受到俞樾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这副对联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