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王廷鼎母70寿联

愿岁岁今朝,以腊八良辰,陈千秋雅戏;
祝婆婆老福,从古稀七十,到上寿百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王廷鼎母70寿联》是一首由清代诗人俞樾创作的对联,旨在庆祝一位七十岁老人的生日。该对联不仅表达了对老人长寿的祝福,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象征意义。下面从多个方面介绍这副对联:

  1. 作者背景
  • 作者俞樾,字荫甫,浙江德清人,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学者。他曾任编修、河南学政等职。
  1. 对联内容
  • 上联“愿岁岁今朝”,寓意希望每年每个时刻都能为老人增添欢乐。
  • 下联“以腊八良辰”,则特指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腊八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吃腊八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健康。
  • “陈千秋雅戏”与“祝婆婆老福”相对应,前者暗喻通过各种优雅的活动如秋千戏来庆祝老人的长寿,后者则是直接祝愿老人幸福安康。
  • “从古稀七十”到“到上寿百年”,这里用“古稀七十”来表示七十岁的高龄,而“上寿百年”则意味着一百岁高龄。
  1. 文化象征
  • “秋千雅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象征着生活的轻松和快乐。在古代,秋千常用于皇室贵族家中,作为娱乐之用。
  • 通过这些活动,表达了对老人生活品质的尊重和对其晚年幸福的祝愿。
  1. 历史意义
  • 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祝福语式结构,即通过对仗和韵律来表达美好的愿望。
  • 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通过诗词形式表达对老人的敬爱之情。
  1. 艺术价值
  • 这副对联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美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它体现了俞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佳作。
  1. 社会影响
  • 这副对联在当时可能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 它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贺王廷鼎母70寿联》不仅是一副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对老年人的敬意和祝福,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