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宫歌

兴济旧县无垣墉,岿然独见崇真宫。
新雨洗来殿瓦绿,斜阳照出宫墙红。
青松文梓已无色,阴蚪阳马仍凌风。
其旁赑屃负碑立,剔藓得字粗堪通。
大书弘沼十五载,皇帝敕谕颁司空。
朕维兴济百里地,详源福绪长秋钟。
爰命所司建祠宇,用昭美扳垂无穷。
想见新宫落成日,实与坛庙同尊崇。
大官金紫拜阶下,小侯蟒玉陪亭中。
那知世事一朝改,繁华境上浮云同。
武宗继世兴邸入,大礼议起来张璁。
孝康已削圣母号,延龄难保通侯封。
生辰尚免百官贺,此地固宜埋蒿蓬。
况今城郭亦非昔,是何规制犹恢宏。
鄙人作歌纪颠末,以鞍为几殊匆匆。
但愿留作灵光殿,他年作赋烦群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崇真宫歌》是一首描写兴济旧县的诗,由清代诗人俞樾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崇真宫及其周围景色的变化,以及皇帝敕谕和历史遗迹的意义

《崇真宫歌》开篇“兴济旧县无垣墉,岿然独见崇真宫”。这句话通过对兴济旧县的描写,引出了崇真宫这个中心主题。接着,“新雨洗来殿瓦绿,斜阳照出宫墙红”。这句诗通过对比新雨后的宫殿和斜阳下的宫墙,生动地描绘了崇真宫在雨后更加鲜绿和辉煌的景象。

“青松文梓已无色,阴蚪阳马仍凌风”。此句表达了虽然青松、文梓等植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颜色,但仍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同时,“其旁赑屃负碑立,剔藓得字粗堪通”。这句诗通过描述赑屃(一种神兽,背负石碑)和石碑上的文字,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大书弘沼十五载,皇帝敕谕颁司空”。这里的“弘沼”指的是皇帝下令修建的水利工程,而“司空”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这一句反映了古代建筑和文化工程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政治意义。

《崇真宫歌》不仅仅是对兴济旧县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崇真宫歌》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过去和思考未来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传统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塑造的历史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