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琼花歌

琼花谓即聚八仙,斯言未定然不然。
譬如满山红踯躅,谓即鹤林之杜鹃。
将以此说为是欤,西施乃只直一钱。
将以此说为非欤,邢尹原不分媸妍。
或谓聚八仙有子,琼花无子异在此。
恐亦如麻有雄雌,雌者为苴雄者枲。
苴则有子枲则无,是亦阴阳之定理。
又况物类不可知,区者萌者多参差。
八月桂花无一子,四季桂花子满枝。
芭蕉之子亦罕见,闽广甘蕉子离离。
寻常谷树皆有子,独于斑谷则无之。
如以子有无为辨,世间凡卉皆堪疑。
又谓其叶有分别,琼花之叶光而洁。
聚八仙叶微有毛,此其所论殊琐屑。
虎蓟猫蓟等蓟耳,一皱一光竟何说。
亦犹山林之民毛,地土使然非有劣。
乃今得见琼花图,绘之者傅序者卢。
国朝周熙又重绘,两图传刻无模糊。
要皆九朵非八朵,竟与聚八仙悬殊。
八朵九朵既有别,难云一样如云茶。
将毋琼花实仙种,自元以后见者无。
陈源弄巧已堪叹,如以鹤颈来续凫。
自命程婴唐道士,恐其所存非赵孤。
作伪更有金丙瑞,竟以赝鼎充昆吾。
琼花之论自此定,谁言莫辨雌雄乌。
花下徘徊忽自笑,按图索骥亦未肖。
天下之物恶能齐,齐物庄周见未到。
自六十茎至百茎,不妨同受灵蓍号。
自十五萼至八萼,不妨并入建兰考。
栀子之花固六出,而八出者亦自妙。
桂树之花同四出,而五出者亦不少。
即如雪花本六出,剪水仙人同斗巧。
至于春雪则五出,玉戏天公又改造。
虽云八朵九朵殊,难定上中下中表。
虚烦讨论杨铁崖,徒费咨嗟于少保。
宋郑兴裔辨琼花,一异三异苦探讨。
独于八九置不言,于意云何人莫晓。
老夫欲为花解嘲,前人成见毋相胶。
洛以流坤吐地符,河以通乾出天苞。
洛出九畴河八卦,八数九数分其曹。
要在乾坤之精蕴,能得其一皆足豪。
古之琼花九畴数,今之琼花八卦爻。
奇偶阴阳天所定,雌雄牝牡物莫逃。
雌者有子雄无子,无分裸羽鳞介毛。
一奇一偶数既判,有子无子理亦昭。
乾坤苞符于此泄,岂一道士权能操。
我读尔雅虽未熟,虫鱼草木粗纪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杭州琼花歌》是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杭州琼花歌》不仅是俞樾个人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来看,《杭州琼花歌》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邃的文化洞察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通过“聚八仙”这一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还隐喻了社会现象和道德观念的探讨。这种艺术表达方式使得《杭州琼花歌》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而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此外,俞樾在诗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如“西施只直一钱”、“满山红踯躅”等,这不仅增加了诗作的知识性,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窗口。

从文化角度而言,《杭州琼花歌》是俞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诗中的诸多引用和典故都与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传说紧密相连,如“聚八仙”、“鹤林之杜鹃”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了俞樾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在当今社会,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俞樾的这首诗作不仅为后人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激励着人们去挖掘和传承那些能够代表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核的元素,这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教育意义上讲,《杭州琼花歌》是一本极具启示作用的教材。它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引导读者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这首诗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作品的有效范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杭州琼花歌》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而被世代传承。作为研究中国文学、文化和历史的学者及广大读者,深入研究和学习这首经典之作,无疑能够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