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京再至京师次西涧翁韵

才得言归又欲行,黄梅雨过片帆轻。
家庭两月团圞话,客路三千去往情。
梁稳香泥怜燕子,花飞柳陌怨莺声。
匆匆便作临河别,离绪无端触处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西京再至京师次西涧翁韵》是清朝侯铨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才得言归又欲行,黄梅雨过片帆轻。
    家庭两月团圞话,客路三千去往情。

  2. 诗歌赏析

  • 才得言归又欲行:这句表达了诗人刚刚回到家中,却又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再次踏上旅途的情景。”才得”暗示着暂时的平静与满足,而”又欲行”则透露出即将到来的别离和再次出发的无奈。
  • 黄梅雨过片帆轻:这里的黄梅雨季虽然给旅行带来了不便,但同时也有诗意地描述了天气变化,雨水过后,船只的帆显得格外轻盈。”黄梅雨过”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而”片帆轻”则形象地传达了船在微风中前行的轻盈感觉。
  • 家庭两月团圞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家人长时间相聚后的分离之苦。”圞”字在这里可能是方言或古词,意为团聚。整句话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突出了家庭团聚时刻的珍贵与短暂。
  • 客路三千去往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长途旅行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客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三千”可能是指路程的遥远,而”去往情”则强调了旅行的目的和心情。
  1. 作者介绍
  • 侯铨:据《中国文学通史》记载,侯铨生活在清朝,是一位知名的文人。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文人的情感世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送西京再至京师次西涧翁韵》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