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逝矣,叹烟云珍护,绵绵天壤。
力与狂烽争故纸,多幸蠹余无恙。
足茧霜郊,肩赪雪巘,何限心悲怆。
银河洗尽,巾箱犹压归舫。
赢得藜照芸熏,写官副本,犹待陈农访。
再世穷经今食报,辛苦略偿畴曩。
壁简甄残,囊笺缉逸,共入名山藏。
子云亭在,侯芭但有惆怅。
百字令·张子虞先生负书图
介绍
《百字令·张子虞先生负书图》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史词。这首词通过对张子虞先生“负书图”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南宋朝廷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不满和悲愤之情,表达了词人坚持抗金复国、收复中原失地的壮志豪情。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词人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西河村)人。南宋官员、将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与苏轼合称“苏辛”,对南宋文学发展有突出贡献,亦擅长诗歌,词风“豪放派”代表之一。
作品背景:此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春,当时辛弃疾因力主抗金而被朝廷免职,隐居在带湖。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抗金主张的诗词,其中《百字令·张子虞先生负书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原文: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顾,芳草萋迷。
曹刘,算谁杰?侯王本无种。
英雄自少年。
过眼百年,都似尘土。
天教心愿与身违。
怜君何事到天涯!
当年万里觅封侯。
好难禁。
又争分夺秒!
笛里关山,梦中砧杵,愁破美人妆。
夜阑静。
怕闻歌声,吟断未央。
- 作品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张子虞先生负书图”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南宋朝廷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不满和悲愤之情。词中的张子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然而他的命运却如同书中所写的一般,被贬谪到天涯海角。这种命运的转折使得词人深感惋惜和痛心。
这首词还通过对比曹刘、侯王等英雄豪杰的人生历程,强调了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得来的。这既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
词人以“天教心愿与身违”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他认为,自己的愿望和追求无法实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愿望化为泡影。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词更加深沉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