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风月真无价,灯火笙箫常彻夜。
古来桑海有迁移,此地繁华无代谢。
夕阳欲下钟山青,相携载酒登吴舲。
红棚四面棐几净,碧波掩映多丽人。
碧波十里横塘路,打桨先来桃叶渡。
东船西舫各争妍,宛转沿流屡回顾。
万点明灯暮色苍,尽烧高烛照红妆。
水上琵琶独清澈,两头歌管联成行。
姐妹邻舟互相唤,赌酒酣歌夜将半。
娇喉微度口脂香,鬓边花气交凌乱。
是时皓月方正中,水天一色金银宫。
夜游达旦不知倦,珠围翠绕迷西东。
回首当年流战血,烽燧连天照城阙。
至今两岸瓦砾场,鬼火高低馀白骨。
浩劫红羊历岁年,遗黎多少断炊烟。
似闻遥指中流说,一夕应须百万钱。
秦淮灯船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秦淮灯船歌》是清代诗人金武祥创作的作品。《秦淮灯船歌》以记实的手法,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秦淮河上的繁华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民间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作者背景:《秦淮灯船歌》的作者是金武祥,他的原名则是则仁,号溎生。他的家族背景显赫,其祖父曾参与明史的编写工作。金武祥作为清朝末近现代初的知名诗人,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文学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作主题:诗中主要描绘的是端午灯会,这是秦淮地区两大狂欢节之一。通过对秦淮灯会的描述,金武祥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辉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艺术风格:《秦淮灯船歌》的艺术风格独特,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诗中不仅有对节日热闹场景的生动描绘,还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和文化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秦淮灯船歌》作为一部描写端午节庆祝活动的长篇诗词,不仅记录了古代民俗的盛况,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