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归舟

归舟已昏黑,溪水一条明。
何处是村落,遥闻犬吠声。
计程刚十里,欹枕渐三更。
值此岁云暮,匆匆笑此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城归舟》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金武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晚归的渔人与溪水相伴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美感。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金武祥,原是一位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深沉内省,又有直抒胸臆,体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艺术表达上的精湛技巧。
  • 作品风格:金武祥的诗歌多采用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以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情感传达来吸引读者。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归舟已昏黑,溪水一条明”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心情和环境的氛围。
  1. 诗句解析
  • 第一句:“归舟已昏黑”,这句话描绘了傍晚时分渔夫归来的情景,暗含着一天劳累后的疲惫与孤独感。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意境,也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理解。
  • 第二句:“溪水一条明”,这里的“溪水一条明”形象地表达了夕阳下的溪水反射出的光芒,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画面,也暗示了渔人对未来的希冀和生活的坚持。
  • 第三句:“何处是村落,遥闻犬吠声”,这句诗通过描述远处传来的犬吠声,引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同时也反映出渔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 第四句:“计程刚十里,欹枕渐三更”,描述了渔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辛苦以及夜晚的困倦。这种细节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渔人的艰辛与不易。
  • 第五句:“值此岁云暮,匆匆笑此行”,最后一句表达了渔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和对当前生活的淡然。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福。
  1. 文化意义
  • 社会反映:通过这首诗,金武祥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但同时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艺术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以及对自然美和社会现实的敏感捕捉能力。

《郡城归舟》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金武祥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底蕴,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