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九月十一日时至青县

耿耿怜鱼目,如临沸釜惊。
暌乖判火泽,离照饬戈兵。
妖乱经年伏,威棱计日平。
安流忘涉险,暂遣警归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不寐九月十一日时至青县》是清代诗人金甡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安全的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金甡,字子章,号东山,又号石门,江苏苏州人,清朝诗人、官员。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耿耿怜鱼目,如临沸釜惊。暌乖判火泽,离照饬戈兵。妖乱经年伏,威棱计日平。安流忘涉险,暂遣警归程。
  • 译文:心中忧虑如同被鱼目所伤,犹如身处沸水中感到震惊。分离与和解如同判决火泽,冲突与光明如同整顿军队。经过多年的骚乱,现在才稍微平静下来,威严的光芒逐渐显现,人们开始放下恐惧,准备返回家乡。
  1. 诗词赏析
  • 首联“耿耿怜鱼目”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就如同被鱼目(一种有毒的鱼类)伤害后的心情。这种描述生动传达了诗人对于国事的担忧,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忧虑。
  • 颔联“如临沸釜惊”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忧虑的情绪,将个人的安危与国家的动荡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家国情怀。
  • 颈联“暌乖判火泽,离照饬戈兵”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分裂和战乱的痛心疾首,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 尾联“安流忘涉险,暂遣警归程”则是对全诗情感的一个收束,表达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国家动荡之后,人们开始逐渐恢复平静,并暂时放下心中的担忧,准备回归家园的愿望。

《不寐九月十一日时至青县》不仅在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更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人金甡的诗歌创作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