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尚声归里

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
荣水逝无尽,萦波回壮澜。
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
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
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
髫年授我读,壮年成我官。
成全事已备,升斗谋亦殚。
既怅乡关远,奚辞蜀道难。
吁嗟宦游子,惘惘终未安。
送儿且归去,庶博堂上欢。
儿行且毋念,吾当努力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尚声归里的文学赏析

在古代文学长河中,金朝觐的《送尚声归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通过描绘壮丽而苍凉的自然景观,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深沉且略带忧郁的感情基调。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使得整个诗歌的氛围更为浓厚,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荣水逝无尽,萦波回壮澜”进一步拓展了诗中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美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送别友人的场景。这里的“长路漫漫”不仅是对友人远行的形容,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种种不易的一种隐喻。这种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普遍共鸣。

“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仰天浩叹”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流露,更是一种对生活挑战和困难的态度表达。

最后两句“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里通过回忆父母的关爱和对自己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回归,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完整,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送尚声归里》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更是一次对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金朝觐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