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
荣水逝无尽,萦波回壮澜。
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
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
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
髫年授我读,壮年成我官。
成全事已备,升斗谋亦殚。
既怅乡关远,奚辞蜀道难。
吁嗟宦游子,惘惘终未安。
送儿且归去,庶博堂上欢。
儿行且毋念,吾当努力餐。

【注释】

送尚声归里:送尚声回到故乡。尚声:诗人的朋友。瓦山(在四川奉节东):指奉节县的瓦子山,又名武侯山,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筑。高不极:形容山峰耸立,没有边际。荣水:即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的石门关,流经四川境内的万源、南江等县,到重庆合川区汇入长江。逝:流逝。萦波:环绕波涛。回壮澜:回旋着巨大的波浪。儿行将万里:你将要走很远的路了。万里:万里程数。长路何漫漫:漫长的道路多么漫长啊。长路:长远的道路,这里指离家远游的路途。临别意相喻:临别时互相嘱托。长叹:叹息,这里表示依恋和不舍。仰天生浩叹:仰望苍天发出深沉的感叹。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因为我的父母爱我有多重原因,所以思念他们。因:因为。也:表转折,也,就是“既”的意思。髫年:儿童时代。髫:古代儿童头上扎的环形发饰。授我读:教我读书。壮年成我官:成年后我做官。壮年:中年时期。成事备:已经把事情办妥了。成全:指成就自己,这里指完成学业。升斗谋:做官的俸禄微薄。升斗:量器名,容量单位。这里借指俸禄。谋:谋求,这里指谋取官职。升斗谋亦殚:用尽所有的努力来谋取官职。升斗:小升小降,形容微不足道。谋:谋取,谋求。既怅乡关远,奚辞蜀道难:既有眷恋家乡之情,又想到出蜀之路艰难,因此不得不辞别亲人。既:已经。惆怅:心中不快,愁苦。奚:为什么。辞:告辞,这里指告别。宦游子:在外当官的人。终未安:最终不能安心。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回家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关切与牵挂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

首句开篇,以“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描绘了瓦山之高峻和冬日里的寒冷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凝重的氛围。接着以“荣水逝无尽,萦波回壮澜”形象地描绘了嘉陵江奔流不息、波澜壮阔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与牵挂之情。

颔联“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心情。这里通过“将”字和“何”字的运用,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和感染力;而“万里”、“漫漫”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途茫茫、前程似锦的担忧与祝愿。同时,这两句话也暗示了作者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祝福。

颈联“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则转向对友人临别时的嘱托与祝愿。这里通过“相喻”一词的使用,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仰天生浩叹”则寓意着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感慨与思考。

尾联“吁嗟宦游子,惘惘终未安”则是对友人仕途艰辛、心无所属的同情与忧虑之情。通过“吁嗟”一词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身处官场却不得志、无所作为的无奈与叹息;而“惘惘终未安”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友人未来前途的担忧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与牵挂之情,又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