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岫还归岫,无心亦有心。
倘令空外尽,安望复为霖。
天末片云落,层阴远势浓。
夕阳如有意,照见芙蓉峰。
看云
出岫还归岫,无心亦有心。
倘令空外尽,安望复为霖。
天末片云落,层阴远势浓。
照见芙蓉峰。 注释:1. 出岫还归岫:比喻人或物从一个地方出来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2. 有心:指有目的、意图。3. 倘令:如果。4. 空外尽:天空尽头。5. 安望:怎么能希望。6. 芙蓉峰:指山上的芙蓉花。
出岫还归岫,无心亦有心。
倘令空外尽,安望复为霖。
天末片云落,层阴远势浓。
夕阳如有意,照见芙蓉峰。
看云
出岫还归岫,无心亦有心。
倘令空外尽,安望复为霖。
天末片云落,层阴远势浓。
照见芙蓉峰。 注释:1. 出岫还归岫:比喻人或物从一个地方出来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2. 有心:指有目的、意图。3. 倘令:如果。4. 空外尽:天空尽头。5. 安望:怎么能希望。6. 芙蓉峰:指山上的芙蓉花。
【注释】 造化:自然现象和规律。无停息:没有停止,永恒不断。乘除:指年岁的增长和减少。改岁年:更替岁月。东风:春风。先入律:早春的风已吹动万物。星纪:星宿名,属二十八星宿之一。周天:环绕天一周。爆竹:放鞭炮。宣阳气:驱散阴寒,招来阳气。椒花:花椒花。启寿筵:开启寿宴。北堂:旧时指正室,这里指家中主妇所居之处。春正永:春天长久。槐荫:槐树遮荫。庭前:庭院里。 【赏析】 《元旦》是一首七言诗
梅澥先生赠送的柳条已经种在小园中,长得郁郁葱葱。枝条分布均匀,扶疏向门,分不出长短。春风已将柳枝的腰肢瘦削,眉间的愁苦也随风而去,消散了。柳长丝长,空余下缕缕的思念,不知向谁倾诉。 【注释】 梅澥:人名,此处泛指赠送者。柳:柳树。小园:庭院。分条:柳条分散。宁计尺:不计算尺码。扶干恰当门:柳树枝条向上生长,恰与门框相配。腰减春风力:形容柳枝的细弱。故国魂:旧时的祖国之情。长丝空缕缕:长长的柳丝
下面是诗句、翻译和注释的详细信息: - 诗句:吾师在何处,景仰属灵皋。 - 译文:我的老师在哪里?我景仰他就像敬仰神灵一样。 - 注释:灵皋:比喻高尚的地方或境界。 - 赏析:诗人通过询问自己的老师身处何方,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同时,“景仰属灵皋”这一表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道德等方面的追求与向往。 - 诗句:品格兼金玉,文章间雅骚。 - 译文:品德高尚如同金玉一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和赏析作品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丁丑举一子为亡弟盈出继”要求是“对下一句的诗句进行解释,并加上注释”,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最后按要求写出赏析。 诗中前两句“庭前荆树夥,荣落两暌违”,意思是庭院前的荆树繁茂,却因主人外出而枯萎凋零,这是比喻兄弟之间因故分离。后两句“既得亲枝共
昔读天台赋,知君实象贤。 金声堪继响,珠彩定惊筵。 吐凤休还笔,敲门不弃砖。 鸳针须自有,何事倩人传。 注释: - 昔读天台赋:指的是曾经读过《天台赋》,这是一篇描写神仙隐居之地的文学作品。 - 知君实象贤:通过阅读这篇赋文,你确实展现了像神仙一样的贤德。 - 金声堪继响:比喻你的才华如同金子一样珍贵,足以让人赞叹不已。 - 珠彩定惊筵:形容你的才华和品德,足以让整个宴会都为之震撼。 -
诗的逐句释义: 天地自空阔,风云无尽期。 注释: - 天地自空阔:表达了一种宏大、空旷无垠的景象。 - 风云无尽期:暗示了时间的无限和变幻。 春华冒寒发,野马相息吹。 注释: - 春华冒寒发:春天的花朵不畏严寒,努力绽放。 - 野马相息吹:比喻人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下休息、恢复生机。 人事终成故,生机日出奇。 注释: - 人事终成故:人生的变迁最终会回归到起点。 - 生机日出奇
注释: 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 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 闲云思旧雨,秋气感幽兰。 翘首家山外,应多怨暑寒。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抒发诗人孤寂落寞之情为主题。 首联“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是说学生已经凋零了,我的心里可真够难过的。这里诗人用“生徒”指代自己的学生,“生徒”凋零了,说明诗人的仕途也遭到了失败。 颔联“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则是说朋友又在哪里呢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佳士:贤能的人。 持筹无市气,展卷挹清芬:手里拿着筹算却没有任何市侩之气,翻开书卷却能领略到清香。 锦水浮归棹,吴江冷暮云:锦水(浙江一条河)上飘荡着归来的船只,吴(江苏)江上空弥漫着寒冷的暮云。 精神千古在,元鹤与同群:精神永远活在千古之中,就像仙鹤一样自由地生活在群体中。 【赏析】 此诗为题孙墨林小照之作,赞美了孙墨林的人品、才学和高洁的志向。全诗以“题”字领起
三槐吟 昔闻王氏子,当户植三槐。 草木含灵气,儿孙列上台。 吾家先大父,手泽毓嘉材。 此后花黄候,长安孰往回。 注释: 1. 三槐吟:这首诗以赞美三槐树为主题,表达了对王氏家族的敬仰之情。 2. 昔闻王氏子:从前听说有个叫王氏的人家。 3. 当户植三槐:在家门口种了三棵槐树。 4. 草木含灵气:槐树生长的地方充满了灵气,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5. 儿孙列上台:儿孙们站在台上,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注释】 李公:指作者的朋友李师惠。扶棺痛:扶着棺材的悲痛。深于负笈诚:比背着书箱的诚心更深厚。将伯:即“将归”,将要回家的意思。奚从旅榇行:为什么随同丧车而行呢? 【赏析】 这首诗是怀念友人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李师惠生死之交的深情厚谊。首联写两人的友谊;颔联写李师惠的死对诗人的影响;颈联写对李师惠的思念;尾联写自己不随他而去的原因。全诗感情真挚,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友醇轩的。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醇轩具高节,澹泊明素风。 醇轩具有高尚的品德,淡泊名利,明理守节。 2. 作吏无纤俗,交人良独忠。 他做官从不沾染俗气,与人为善,忠诚不二。 3. 清操远时誉,和蔼鸣寅衷。 他的清廉品质超越了世俗的赞誉,和蔼可亲的性格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4. 两刺建南郡,恬然将固穷。 他被提拔为南郡的官员
注释: 吾慕吴音木,学问擅名宿。 族望世江南,诗馀勤案牍。 戟辕清昼长,莲幕秋风肃。 相见复何时,遗函检行簏。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吾慕吴音木"中的"吴音木"是吴地的方言,诗人对吴地方言有浓厚的兴趣,也体现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和专注。 第二句"族望世江南,诗馀勤案牍"中的"族望世江南"指的是家族背景在江南地区,而"诗馀勤案牍"则表明诗人勤于写作
注释:我仰慕郭镜吾,他的文艺才华都是可赞的。 他的气质高雅超脱世间琐事,所有的事都能井井有条。 他是国手出楸枰,慈母心肠关怀病人。 我在诗坛偶尔来一次,列队欢迎我虚左。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名士郭镜吾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郭镜吾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展现了他的风采与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与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
示邑庶 游民致身苦无术,坐享太平思从戎。 忽闻边警万里外,披衣起舞摩刀弓。 山邑地僻少英俊,几多呼应生长风。 何况十二郡中众,昔年乡勇未成翁。 吁嗟乎飞刍挽粟绝域远,九重筹策劳深宫,如何动色谈军功。 注释: - 示邑庶:告示民众。 - 致身:归附、投效。 - 苦无术:没有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 坐享太平: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生活。 - 边警:边境上的警报或战争。 - 万里外:远离家乡万里之外。
【注释】 火星:即辰星,二十八宿之一。荧惑:古称“心宿”,属火。厥象失光明:其形象失去了光亮。厥,代词,指火星;象,形貌;厥象,指火星的形貌。太白:即金星。无昼见:在白日里看不到。四方:四方各地。适荡平:到处都安定平定了。经天:指天上。同列宿:与列宿并列。列宿,指二十八宿。美恶殊性情:美丑不同,各有本性。美恶,指列星的美丑。殊性情,指星体的善恶不同。岂:发语词。岂有探真宰,仰瞻终杳冥
【注释】 送尚声归里:送尚声回到故乡。尚声:诗人的朋友。瓦山(在四川奉节东):指奉节县的瓦子山,又名武侯山,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筑。高不极:形容山峰耸立,没有边际。荣水:即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的石门关,流经四川境内的万源、南江等县,到重庆合川区汇入长江。逝:流逝。萦波:环绕波涛。回壮澜:回旋着巨大的波浪。儿行将万里:你将要走很远的路了。万里:万里程数。长路何漫漫:漫长的道路多么漫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