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致身苦无术,坐享太平思从戎。
忽闻边警万里外,披衣起舞摩刀弓。
山邑地僻少英俊,几多呼应生长风。
何况十二郡中众,昔年乡勇未成翁。
吁嗟乎飞刍挽粟绝域远,九重筹策劳深宫,如何动色谈军功。
示邑庶
游民致身苦无术,坐享太平思从戎。
忽闻边警万里外,披衣起舞摩刀弓。
山邑地僻少英俊,几多呼应生长风。
何况十二郡中众,昔年乡勇未成翁。
吁嗟乎飞刍挽粟绝域远,九重筹策劳深宫,如何动色谈军功。
注释:
- 示邑庶:告示民众。
- 致身:归附、投效。
- 苦无术:没有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 坐享太平: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生活。
- 边警:边境上的警报或战争。
- 万里外:远离家乡万里之外。
- 披衣起舞:形容非常兴奋的样子。
- 山邑地僻:山里的县城偏僻的地方。
- 英俊少:英俊之士很少。
- 响应生长风:响应和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
- 十二郡: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个郡国。
- 乡勇未成翁:曾经是乡里的英雄,现在年纪大了。
- 飞刍挽粟:指运送军粮。
- 九重:古代帝王居处,这里指皇宫。
- 筹策:筹划。
- 谈军功:谈论军事功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民在听到边境上的警报后,突然决定投身军队的情境。他的反应是激动不已,立即穿上衣服准备战斗,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热情。然而,他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平民生活的怀念,因为战争会带来痛苦和牺牲,而他却无法为百姓提供帮助。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