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化荧惑,厥象失光明。
太白无昼见,四方适荡平。
经天同列宿,美恶殊性情。
岂不探真宰,仰瞻终杳冥。
【注释】
火星:即辰星,二十八宿之一。荧惑:古称“心宿”,属火。厥象失光明:其形象失去了光亮。厥,代词,指火星;象,形貌;厥象,指火星的形貌。太白:即金星。无昼见:在白日里看不到。四方:四方各地。适荡平:到处都安定平定了。经天:指天上。同列宿:与列宿并列。列宿,指二十八宿。美恶殊性情:美丑不同,各有本性。美恶,指列星的美丑。殊性情,指星体的善恶不同。岂:发语词。岂有探真宰,仰瞻终杳冥:怎么没有探索那真理的主宰?仰望着始终在冥暗中(指天)!杳冥,指冥间,幽深渺茫。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诗的前两句,诗人描绘火星、金星的形貌变化,以表达他对政治黑暗的愤慨。后两句,诗人抒发自己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明快,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