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诗既成复自嘲一首

船头酣睡人,热汗渍凉露。
船腹包我身,蒙头结粗布。
山谷亦有言,寄梦日星处。
胡令喜垢幽,空阔不得住。
有志睎野人,无志化纨绔。
而况江湖间,风波没调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前诗既成复自嘲一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贾岛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和评价,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
  • 贾岛(779年—843年),唐朝诗人,字阆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 出身仕宦之家,但科举考试不中,一心想当和尚。后在长安(唐都城)大荐福寺住持灵澈处听法,因不得度为生疑,乃挂锡游方,穷荆山、吴越、齐、赵、梁、宋诸地,终不得意。公元843年病逝于洛阳旅次,门人私谥“无可法师”。
  1. 内容概述
  • 这首诗反映了贾岛对自己诗艺的思考。他自谦其诗“浅近”(意指通俗),并认为他人之诗更胜一筹。这种态度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自我审视和谦虚的态度。
  • 诗中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描述了贾岛在构思与创作诗歌时的艰辛过程,以及创作时的情感投入。
  • “独写蓝田玉,闲敲月下门”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风格,即在平淡中发现美,在不经意间展现才华。
  1. 艺术特点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蓄,通过对偶、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诗人通过自我批评与自我欣赏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诗中使用的比喻如“蓝田玉”和“月下门”,不仅富有诗意,也反映了贾岛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前诗既成复自嘲一首》不仅是贾岛个人诗歌创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人心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