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足一首

举足能归归不得,恼人天气复晨昏。
日光昼软来穿户,风力宵沈自打门。
家弄近知黄菊好,婿乡空忆短篱存。
不如海冻江河涸,雪地冰天得自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举足一首》是清代诗人范当世创作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范当世(清江苏南通人),初名铸,字无错,号肯堂,贡生。他以古文有声名,曾入李鸿章幕府,为晚清名家。他的诗歌多沉郁苍凉之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情感。
  2. 诗歌原文
    举足能归归不得,恼人天气复晨昏。
    日光昼软来穿户,风力宵沈自打门。
    家弄近知黄菊好,婿乡空忆短篱存。
    不如海冻江河涸,雪地冰天得自温。
  3. 诗歌解析:范当世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的“举足”喻指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选择与决策,而“归不得”则是诗人对于无法回到理想境界的无奈和失落。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日光与风力的相互作用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深刻理解。
  4. 艺术特色:范当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形式上追求严谨,更在内容上追求深邃。他善于运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既有生活气息又充满哲思。此外,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直接触及读者的心灵。
  5. 历史意义:虽然范当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挫折和坎坷,但他的诗歌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动了无数读者。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诗歌这一载体,范当世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举足一首》不仅是范当世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