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有寄

去后朝朝有所望,过江才觉别离长。
梦君不及魂飞苦,怨我强如意感伤。
大海回波终共命,朔风吹雪已盈肠。
早知澹泊生烦恼,何苦当时不忍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江有寄》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范当世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离别的苦楚与无奈,以及作者对未来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范当世:范当世,字无错,号肯堂,江苏南通人。他是一位有着深厚古文造诣的诗人。光绪年间,他进入李鸿章幕府,并常与其谈论政事。范当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尽管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的生活却并不顺遂。
  1. 诗词原文
    去后朝朝有所望,过江才觉别离长。 梦君不及魂飞苦,怨我强如意感伤。 大海回波终共命,朔风吹雪已盈肠。 早知澹泊生烦恼,何苦当时不忍狂。

  2.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多次提到“望”“别离”,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及对当前分离状态的无奈感受。
  • 艺术手法:范当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对比、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大海回波终共命,朔风吹雪已盈肠”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 主题深度:此诗不仅仅是简单的离愁别绪的抒发,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过江有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深情的记忆和心灵的对话。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