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二首 其二

十年羁旅田横客,仗剑功成茅土分。
环海尽为新属国,归朝即拜后将军。
御刀龙雀光如水,宫锦葡萄色似云。
金殿谢恩旋出镇,雅歌还得奉南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将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组政治抒情诗,创作于唐宗大历元年(766),这组诗作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以下是对第二首“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但边患未除的背景下。当时的唐朝虽然已经平定了内乱,但是北方的吐蕃和其他民族的威胁依然存在,杜甫通过描写历史上张仁愿将军的事迹来表达他对国家未来安全的担忧。

  2. 诗歌内容:《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中,杜甫通过描绘张仁愿将军在河北建立受降城以断绝突厥南侵的历史事迹,表达了他对朝廷将帅的批评和忧虑。他暗示那些将领们没有像张仁愿一样有远见和责任感,没有为国家的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3. 艺术特色:这首诗是杜甫“以议论为诗”的代表之一。他将议论融入到律体之中,使得整首诗歌既有严谨的逻辑性,又有深沉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杜甫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深邃的历史观。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不仅揭示了杜甫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点,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技巧和艺术成就。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作品中的重要篇章,也是研究唐代历史、诗歌发展以及杜甫个人生平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