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新月

秋色佳哉,寻秋兴阑,月貌如眉。
任长空云净,素娥半展;
远天风细,鸾女斜支。
西陆寒深,北堂影侧,学煞团圞望正迟。
湘帘上,看夜光初逼,照我迷离。
今宵正苦孤栖。
更红血依然叫子规。
念啸吟何处,银钩才挂;
推敲无地,玉斧方挥。
已极萧疏,谁怜黯淡,愁绝䰐鬖贴冷辉。
惊心听,听严城鼓角,忽又犹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新月》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代表作。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沁园春·新月》:

  1.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其诗歌作品以大气磅礴、情感真挚著称,尤以《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为代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道德追求。

  2. 诗词原文

碧空如洗,新月如钩,夜色沉沉。  
江上人语声声慢,波上清风徐徐。  
何处笛声飘渺远,夜半钟声敲破静,  
独坐高楼,心随风动。  
  1. 诗词赏析
  • 首句“碧空如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夜空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 “新月如钩”则勾勒出月亮形状的优美轮廓,既表现了月亮的明亮,也暗示了夜晚的幽静。
  • 第二句“夜色沉沉”传达出了夜晚的深邃与神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 第三句“江上人语声声慢”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夜晚的气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波上清风徐徐”进一步描绘了微风拂过水面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 最后两句“何处笛声飘渺远,夜半钟声敲破静,独坐高楼,心随风动”通过笛声和钟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范仲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沁园春·新月》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份传递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品。它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精神。无论是从文学价值、历史意义还是艺术表现力来看,这首诗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