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佳哉,寻秋兴阑,月貌如眉。
任长空云净,素娥半展;
远天风细,鸾女斜支。
西陆寒深,北堂影侧,学煞团圞望正迟。
湘帘上,看夜光初逼,照我迷离。
今宵正苦孤栖。
更红血依然叫子规。
念啸吟何处,银钩才挂;
推敲无地,玉斧方挥。
已极萧疏,谁怜黯淡,愁绝䰐鬖贴冷辉。
惊心听,听严城鼓角,忽又犹夷。

沁园春·新月

秋色佳哉,寻秋兴阑,月貌如眉。
任长空云净,素娥半展;
远天风细,鸾女斜支。
西陆寒深,北堂影侧,学煞团圞望正迟。
湘帘上,看夜光初逼,照我迷离。
今宵正苦孤栖。
更红血依然叫子规。
念啸吟何处,银钩才挂;
推敲无地,玉斧方挥。
已极萧疏,谁怜黯淡,愁绝䰐鬖贴冷辉。
惊心听,听严城鼓角,忽又犹夷。

注释:

  1. 秋色佳哉:秋色非常美丽。
  2. 寻秋兴阑:寻找秋天的兴致已经完全没有了。
  3. 月貌如眉:形容月亮的容貌如同眉毛一样柔美。
  4. 任长空云净:任由空旷的天空中云彩消散。
  5. 素娥半展:嫦娥(即月神)的一半身体露出来。
  6. 远天风细:远处天空的风很细。
  7. 鸾女斜支:鸾鸟(凤凰的一种)倾斜着飞翔。
  8. 西陆寒深:西方的秋天寒冷而深重。
  9. 北堂影侧:北堂的影子斜倚着。
  10. 团圞望正迟:团圆的月亮正好晚出来。
  11. 湘帘上:挂在湘江上的帘子。
  12. 夜光初逼:夜光石的光线开始逼近。
  13. 子规:杜鹃鸟,又名杜宇、布谷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
  14. 啸吟何处:在什么地方呼唤吟咏。
  15. 银钩才挂:银色的钩子刚被挂起。
  16. 玉斧方挥:用玉制的工具正在挥动。
  17. 萧疏:形容景物稀疏、冷落。
  18. 黯:形容暗淡无光泽。
  19. 䰐鬖:指月亮的光芒。
  20. 听,听严城鼓角:听着,听到城楼上的鼓声和号角声。
  21. 犹夷:犹,还;夷,平静。这里指战乱平息后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写他独自在外地时看到中秋之夜的月亮,感慨万千。诗中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的修辞技巧,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