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萧条,堪怜煞、霜欺衰草。
斜阳外、丹枫点点,荒烟缭绕。
砧杵千家魂梦断,关河万里鳞鸿杳。
更难禁、落叶满庭除,风来扫。
南柯郡,邯郸道。
夷共险,缘心造。
叹好梦难凭,尘容易老。
绿水青山应寄兴,诗筒茗碗聊探讨。
想人生、行乐即长年,休烦恼。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注意“南柯郡”下一句的注释。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可先根据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以及该艺术手法营造的效果。本题中第一句“满目萧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堪怜煞”表达了诗人对秋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斜阳外、丹枫点点,荒烟缭绕”描写出了一幅秋色图,“荒烟”“缭绕”写出了秋日的萧索。第三、四两句写到了“砧杵千家魂梦断,关河万里鳞鸿杳”,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难禁”则表明了他对这种思恋之苦的难以抑制。第五、六句“南柯郡,邯郸道。夷共险,缘心造”,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叹好梦难凭,尘容易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最后两句“绿水青山应寄兴,诗筒茗碗聊探讨”则是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山水来寄托自己的感情,通过品茶来消解心中的烦恼。

【答案】

译文:

眼前所见,尽是一片萧条,令人怜惜的是霜欺衰草。

斜阳之外,丹枫点点,荒烟缭绕。

砧杵声声,家家户户魂梦断肠;远隔万里,鳞鸿杳然。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落叶满庭,秋风扫过。

南柯郡,邯郸道。

夷与险同,缘于心造。

好梦难得,人生易老。

绿水青山,应寄兴于胸中;诗筒茗碗,聊为知己探讨。

人生行乐即长年,莫让烦恼萦心间。

赏析:

全词由写景转入抒情。开头三句以悲凉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秋日里,草木凋零,霜风凌厉,万木皆衰。“堪怜煞”一句,既表现出作者对这凄凉景象的怜惜,也流露出内心的伤感。“斜阳外、丹枫点点,荒烟缭绕”,进一步渲染了一种秋日黄昏的气氛。“荒烟”二字,写出了秋天傍晚时分,天空阴沉,暮霭蒙蒙的景象。而“丹枫”又是秋季的代表色彩,所以此处用“丹枫”一词,不仅点出了季节的特点,而且烘托出一种深秋的氛围。

词人又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更加凄凉的场景:在秋日的黄昏时刻,砧杵之声此起彼伏,千家万户的游子都怀着沉重的心情,他们的心灵被无尽的相思之情所困扰。而远方的家人此时却只能遥望天空之中飞过的雁群,盼望着亲人平安归来。“关河万里,鳞鸿杳然”,既写出了游子们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也表现了他们心中的痛苦。

词人并没有停留在对思乡之苦的描述上,而是继续展开自己的思绪。他写道:“更难禁、落叶满庭除,风来扫。”落叶纷飞,秋风扫荡,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孤寂的感觉。词人的心境在这种环境中显得愈发沉重。“难禁”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又暗示了他对这种痛苦的难以承受。

在描绘完上述场景后,词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思考之中。他写到:“南柯郡,邯郸道。夷共险,缘心造。”这里,词人用“南柯郡”、“邯郸道”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他认为人生就如同一场梦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缘心造”则表明了人生的路途是由自己的心意所决定的。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认识,也是一种对自我的反思。

词人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认识之后,又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感慨。他写道:“叹好梦难凭,尘容易老。”在这里,“好梦”指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光或美好的愿望。词人感叹这些美好的时光难以长久,因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消逝。而“尘容易老”则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短暂、易逝的特点。

词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思考之中,他写到:“绿水青山应寄兴,诗筒茗碗聊探讨。”在这里,词人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山水之间,通过品茶来排解心中的烦恼。这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和探索。

整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孤独和无奈。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