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静堂空,真肠断、今年角黍。
梁燕出、将雏母惯,吾何如汝。
叠起白云蚕茧碎,泼残红血榴花苦。
记前朝、新麦荐春盘,俄重午。
形共影,萧然处。
书与史,凄然取。
倘灵均犹在,应呼之语。
有恨泉台虚节冷,无情邻院传箫鼓。
恼娇儿、弱女镂蒲根,为龙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所作的《满江红·午日》。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 昼静堂空,真肠断、今年角黍。
译文:白昼宁静,无人打扫的大厅空荡荡的,真是令我心肠断绝,今年的粽子(角黍)已经做好了。
注释:午日,指端午节。角黍,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
赏析:首句描绘了端午节当天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节日气氛的期待与失落感。
- 梁燕出、将雏母惯,吾何如汝。
译文:梁上燕子飞出来,带着幼鸟的母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我却像你一样。
注释:梁燕,指在屋梁上筑巢的燕子。雏母,指燕子的幼鸟母亲。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比自己的处境的无奈。
- 叠起白云蚕茧碎,泼残红血榴花苦。
译文:堆积如云的白云下,蚕茧被打碎,泼溅在地上的红色血迹般的石榴花也让人感到苦涩。
注释:蚕茧,指蚕吐丝结成的茧。石榴花,红色的石榴花。
赏析:这句描写了端午节时的场景,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氛围和作者的感受。
- 记前朝、新麦荐春盘,俄重午。
译文:记得从前朝廷里,人们用新麦做的盘子来庆祝新春,转眼间就到了端午佳节。
注释:春盘,古代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用新鲜的麦面做成盘子供品。
赏析:这句回忆了端午节的过去和现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 形共影,萧然处。
译文:我和你的影子在一起,却感觉如此萧条。
注释:形共影,指影子和自己的身体在一起。萧然,形容萧条的样子。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以及对他人存在感的缺失。
- 书与史,凄然取。
译文:拿起书籍和史书,心中却是凄凉的。
注释:书与史,指读书和历史研究。凄然取,形容心情凄凉地拿起这些东西。
赏析:这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 倘灵均犹在,应呼之语。
译文:要是屈原还在世,他一定会呼唤我吧。
注释:灵均,指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追随先贤的遗憾。
- 有恨泉台虚节冷,无情邻院传箫鼓。
译文:我的怨恨如同泉水台一样空虚冷清,而邻居庭院里传来的箫鼓声却如此无情。
注释:泉台,指死后的灵魂归宿之地。节冷,形容心境凄凉。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死观念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冷漠无情的批判。
- 恼娇儿、弱女镂蒲根,为龙虎。
译文:让娇儿和弱女们去雕刻蒲草做龙头和龙尾,作为祭品。
注释:镂蒲根,指雕刻蒲草制作龙头和龙尾。
赏析:这句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祭祀场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鬼神和祈求平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