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南江客舍

铺茅权当陈蕃榻,孤客滞穷乡。
可怜只是,朝朝寂寞,夜夜凄凉。
驱愁命酒,怎禁酒味,不入愁肠。
无边衰草,一江寒浪,四顾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月圆·南江客舍》是由清代诗人范安澜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江客舍中的生活状态和感受。以下是对《人月圆·南江客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范安澜:字子功,成都华阳人,范镇之兄之子。他以进士身份及才识兼茂科的资格而闻名,并在治水灾时提出了有见地的政策建议。
  1. 诗歌原文
  • 铺茅权当陈蕃榻: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将自己的住处简单布置,就好似陈蕃那样简陋但舒适。
  • 孤客滞穷乡:诗人自称为孤独的游子,滞留于偏僻之地。
  • 可怜只是,朝朝寂寞,夜夜凄凉:表达了诗人每天生活在寂寞和凄凉之中。
  1. 诗句赏析
  • 铺茅权当陈蕃榻: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不拘泥于物质享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洒脱。
  • 孤客滞穷乡:诗人用“孤客”来指代自己,表明他在异乡为客,感到孤独无助。
  • 可怜只是,朝朝寂寞,夜夜凄凉: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朝朝寂寞”和”夜夜凄凉”不仅描述了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诗人情感的深度。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人月圆·南江客舍》中的意境深邃且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会。
  •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含蓄蕴藉,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诗人的遭遇,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展现文人风骨:诗人范安澜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古代文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人月圆·南江客舍》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通过对个人生活的细致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作品不仅是了解宋代诗歌的好材料,也是认识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