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绍尧醉歌行

咄哉泾渭久合流,鱼目色喜夜光愁。
西施绝代负薪老,嫫母成群衣锦游。
削脯贩脂为世重,龙蟠凤逸无人求。
平子四愁空怨叹,左徒九歌枉离忧。
顾此胶胶兼扰扰,径须莫莫与休休。
怜君未改书生癖,攒眉长受吟魔役。
诗成珠玉亦奚为,他日空留覆瓿迹。
山冰渐解风骚骚,弱柳摇春莺欲歌。
孔融客座酒樽满,谢安故园花树多。
佳时不来共作乐,其奈黄鸡白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绍尧醉歌行》是林朝崧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下面将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林朝崧,字平子,号四愁居士,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次韵和绍尧醉歌行》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之际,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迷茫与彷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咄哉泾渭久合流,鱼目色喜夜光愁。西施绝代负薪老,嫫母成群衣锦游。削脯贩脂为世重,龙蟠凤逸无人求。”
  • 译文:长久以来,泾渭不分,人们往往以貌取人,如同黑夜中的鱼眼被误认为是珍珠,而真正的明珠却因为外表的丑陋而被埋没。美丽的西施虽然年迈却仍然背负着柴火,丑陋的嫫母却可以穿着华丽的衣服四处游走。社会上有些人凭借投机取巧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而真正的人才却像龙一样被束缚,如凤凰一样被遗忘。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夜光愁”与“鱼目色喜”,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无奈。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个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容:此诗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权力和社会阶层差异的批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语言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是研究清代诗词的重要作品之一。

《次韵和绍尧醉歌行》是林朝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篇充满哲理和批判精神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读者在学习这首古诗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